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 > 相关行业 > 河北钢铁领衔限产 钢铁企业深陷降价、减产怪圈

河北钢铁领衔限产 钢铁企业深陷降价、减产怪圈

  • 发布人:管理员
  • 发布时间:2008-10-14
  • 浏览量:604
【字体:

     10月9日,河北钢铁集团决定在目前限产20%的基础上决定进一步限产10-20%。 
        此前,河北钢铁集团已与首钢、安钢、山东钢铁集团达成共识:整体减产20%左右。
  遭遇“过山车”行情的钢价,正在使各大钢企集体祭起“减产保价”的大旗。
  10月9日,河北钢铁集团召集下属五家子公司(邯钢公司、唐钢公司、宣钢公司、舞钢公司、承钢公司)在石家庄召开了销售专题工作会议。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钢材市场下步走势、减产比例、限价等。
  这次会议形成了以下内部决议,一是继续控制产能;二是继续调整产品结构和区域流向,大幅减少对京津地区的建材投放量;三是针对目前的市场实际情况和钢厂盈利情况确定京?地区的建材最低限价,若低于最低限价,将采取阶段性停产、减产甚至停供等方式维护京津地区市场的稳定。
  英大证券钢铁业研究员张文丰表示:“河北钢铁集团是京津钢材市场的主力军,这一限产措施将对稳定京津地区市场有积极作用,但起决定作用的依然是市场需求。此外,稳定全国钢价,还需要其他主力钢企的配合。”
  杭州某钢材贸易公司销售部工作人员宋进表示:“10月钢材价格,尤其是房地产用材每天要跌100至200元/吨,彩涂和镀锌的价格比节前降了500至600元/吨。”宝钢营销管理室的一工作人员表示:“目前公司的确有减产传闻,在今年最后三个月中将集中精力压缩库存。”
  此前,9月29日,河北钢铁、首钢、济钢、莱钢、安钢等大型钢铁企业高层共聚河北邯郸,深入研讨救市方案,并达成减产20%左右的共识。
  谈及不断下跌的钢价,朱继民坦言:“我们在9月设置的盈亏平衡点已经被击穿,如果不迅速采取有力措施,将面临钢铁业整体亏损和难以支撑的风险。”
  广发证券钢铁业分析师刘保瑶认为,钢价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实体经济,钢铁行业对应的下游需求明显疲弱。同时金融危机本身也影响钢铁产业链的资金流动性,国内外的资金压力都比较大,对产业本身及上下游都有明显影响。
  目前,机械、家电、汽车、房地产等下游生产纷纷下滑,钢铁供需矛盾日益突出。朱继民表示:“房地产行业的需求占钢铁消费的25%左右,这部分市场停滞,意味着有1/4的产能没有出口。”
  除了钢价下跌,各个钢厂的库存量上升也是导致减产的原因之一。
  刘保瑶认为,钢价稳定在于成本和供应关系的变动,成本如果刚性,那么价格就难以长期游离在成本之下。但“如果钢价和成本形成螺旋式下降运动,钢价就没底了”。
  易贸资讯钢铁分析师李伟表示,这种大规模的减产保价,是钢铁业前所未有的现象。
  为抑制亏损各大钢企纷纷采取限产在内的各种措施。
  但李伟认为,减产保价措施有可能陷入尴尬境地。“我认为,减产效果在短期内将不如人意。”
  我的钢铁网分析师曾节胜认为,减产保价对抑制市场进一步下滑有一定的作用,但治标不治本。“目前钢铁生产全国平均开工率低达75%。钢材价格跌得这么厉害,许多企业都亏损。与其说是限产保价,还不如说是限产保本。”
  李伟认为,下游房地产、电器、汽车行业对此肯定多有抱怨,他们本身就有利润之痛。另外,这种迫不得已的减产措施,暴露了中国钢企被市场牵着鼻子走的弊病。“有利润的时候,就大规模生产,当市场需求出现拐点时,回头就来不及了。”他认为,钢企应该多花时间进行产业升级,才会获得市场主动权。
  光大证券钢铁业分析师赵湘鄂认为,当前,全球经济疲软、国内通胀压力持续,这决定了钢铁行业在短时期内不可能摆脱低迷的局面。而在这种严峻的环境下,必然是一个行业重整、大浪淘沙的过程,限产保价不可能保住那些无法生存企业的生存权。

相关文章